2025-09-26 字体 [ ]

为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给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提供翔实文献资料,日前,系统收集整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前后、中央苏区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党报党刊的《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史料丛编(1920—1949):第一辑》(全四十四册)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丛编》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越、中国人民大学党史党建学院党委书记宋学勤主编,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图书馆“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整理出版成果之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时期就非常重视通过报纸、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阐发党的革命主张。在当时条件艰苦、环境危险、人员缺少的情况下创办的许多革命刊物,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进作用,如《中国青年》《中国妇女》《群众》《晋察冀日报》《解放日报》等,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极强的宣传动员作用,及时传播了党的理论政策,为取得抗战胜利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宋学勤谈道,党报党刊是最为重要的红色文献,红色文献的整理出版意义重大。此举是对红色文献展开深度研究、扩大其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基础,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提供了基本教材;为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汇聚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提供了重要教材;为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以党报党刊等红色文献研究为基础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其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共党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红藏》只收期刊不收报纸,《丛编》的出版就弥补了《红藏》编纂的不足。

作为责任编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副总编辑张爱芳介绍说,《丛编》影印收录《抗敌报》《晋察冀日报》和《解放日报》三份报纸,见证了敌后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发展,记载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和各根据地人员的活动情况,反映了该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宝贵资料。

张越表示,《丛编》的出版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全面展现不同部门、不同区域党报党刊的整理出版情况,凸显党报党刊的价值。党报党刊围绕“为什么建党”“建设什么样的党”“党的任务是什么”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宣传,阐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政治主张。这些文献饱含岁月沧桑感,具有不可再生性,蕴含着丰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是我们的精神坐标、红色基因的承载物。二是首次收录大量版本珍稀的党报党刊。本次整理出版突破图书馆、档案馆等机构馆藏资料的限制,向民间收藏者获取文献,力图搜集目前散佚在民间的孤本、珍本。三是《丛编》以中共党报党刊原件为底本,8 开开本影印制作,采取高清拍照的方式,以灰度印刷最大限度反映原报原刊风貌,包括字迹轻重、墨色深浅、虫蛀水浸等历史痕迹,达到再现原貌、传本扬学,最终实现再生性保护的目标。

在张越看来,中国共产党的报刊事业,不仅仅是建立健全了党的新闻传播渠道,更作为党的“喉舌”而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宣传力量。党报党刊在各个时期都反映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加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者:孙海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5日

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