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中国版权协会主办的“传统阅读和数字化阅读的对话”论坛在京举行,这是2021年中国版权年会系列活动的第三场。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出席本次论坛。
6位嘉宾围绕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进行了交流。(中国版权协会供图)
论坛邀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黄强,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孔令燕,北京磨铁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魏子熙,阅文集团出版内容部高级总监陶云飞,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编李正,中文在线集团副总裁杨锐志6位嘉宾围绕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进行了交流。
分属“传统”与“数字”两大出版阵营的嘉宾,首先围绕“阅读的态度和个人阅读喜好”展开对话,他们对阅读的形式都保持了开放和积极的态度,分析了传统纸质书本和数字阅读工具在使用场景、阅读内容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孔令燕提出,无论是传统纸质书本,还是新兴电子书或者有声书,只要输出的内容足够优质,都会受到读者的欢迎。杨锐志则认为,从学习角度来讲,人们会更倾向于纸质书本;而从娱乐角度而言,数字化阅读则具有更大的优势。
在讨论传统阅读和数字化阅读关系话题时,对话嘉宾均认为两者是共生互荣的关系,传统书本为数字化阅读提供了优质的内容,数字化的呈现方式又为传统阅读内容扩展了无限可能。黄强以人教社教材为例介绍了两者的关系。他说,传统教材与数字教材目前正处在融合共生的过程,数字化的呈现可以很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是如何在做好内容这个核心之下,创造两者最适合的结合方式,仍是人教社目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李正认为,传统阅读和数字化阅读可以理解为内容和渠道的关系,传统出版物于内容具有天生的价值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而数字化的手段则可以把阅读的功能放大化,让更多的人参与阅读。
对话嘉宾还对传统阅读和数字化阅读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他们一致认为,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在未来一定是并驾齐驱,相辅相成的,而且无论是传统阅读,还是数字化阅读,加强版权保护,建立健康的版权秩序,是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魏子熙、杨锐志与听众分享了在版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他们认为无论是传统还是数字内容生产方,未来都需要根据读者的爱好打造适合的产品。陶云飞表示,纸书存在必然有其长期性、价值性,而数字化阅读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方式,未来需要各方不断努力,加深传统和数字阅读间的不断融合。
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副局长董伊薇,中宣部版权管理局社会服务处处长许炜及中国版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悦,中国版权协会文字版权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岳,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妍,抖音副总编辑王晋波等嘉宾出席论坛。中国版权协会文字版权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权与对外交流合作部主任张晓霞主持论坛。超过56万人通过腾讯、爱奇艺、快手、抖音、咪咕、搜狐、网易、火山等新媒体平台,观看了活动直播。
作者:赖名芳 来源:版人版语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