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旨在收集我国简牍百年研究成果的“简牍学文库”启动编纂,将由甘肃简牍博物馆和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编纂出版。
据悉,“简牍学文库”采取多学科融合方式,计划出版100册,主要包含简牍专题、简牍类编、学术新著、汉译名著、名家论集等五部分。相关成果将分三个阶段出版,预计到2029年结束。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介绍,多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简牍陆续发掘、整理和公布,简牍学研究不断深入,但由于简牍本身的文物特性,该研究广泛却分散,难成体系。“简牍学文库”旨在对已刊布的简牍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编纂,为构建简牍学科体系提供重要文献支撑。
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陈于柱说,甘肃省简牍研究起步较早、成果丰硕,“简牍学文库”标志着甘肃简牍迈入系列式整理、体系化研究的新阶段。
简牍是纸张出现之前我国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所含史料极其丰富。甘肃是我国简牍发现时间较早、目前出土汉简较多的省份,素有“汉简之乡”的美誉,百年间先后出土6万余枚简牍。
作者:何问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6日